湖南农业大学校长符少辉讲话
符少辉校长与朱法栋区长签署《莓茶产业发展(2018--2023年)战略合作协议》
刘仲华教授主持2018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
本网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彭雪明 彭可为)荷花开尽秋光晚,莓茶飘香武陵中。九月的永定,金风送爽,秋色怡人。由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员会、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于9月10日在张家界永定区成功举行,共同探秘张家界“莓”茶,助推乡村振兴。
我校校长符少辉、副校长曾福生、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科技处处长陈光辉、新农院基地部部长彭雪明,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刘绍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向锦云、市政协副主席邓师煌、永定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法栋,永定区委副书记程漫,以及来自国家农业农村部、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广东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及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张家界两县两区的领导和专家300多人与会。
符少辉校长发表了题为“共谋产业发展、共建产业基地、助推乡村振兴”的讲话,并与永定区人民政府签订了莓茶产业发展(2018——2023年)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确定由我校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刘仲华教授团队全面系统对接张家界永定莓茶产业,进一步创建莓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创新莓茶生产深加工技术、调优提质莓茶产业,唱响做大莓茶品牌,促进莓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论坛上,我校刘仲华教授、萧力争教授、张盛副教授以及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年艳、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张友胜、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黄友谊、张家界莓茶协会会长覃国银等专家就莓茶历史文化渊源、莓茶生产加工技术应用、莓茶健康知识等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并结合永定区实际,从莓茶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莓茶标准化体系建设、茶旅融合发展、迈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随后,与会专家一行还来到永定区罗塔坪乡长寿村有机莓茶基地、茅岩河沿线莓茶示范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
学校与永定区于2017年7月签署《校、区战略合作协议》。一年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入,我校派往永定区的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省农委“万名工程”等农业科技人员20多人对口服务永定区,开展全方面产业对接服务,加快了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与永定区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6项,合同经费达4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