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中国梦之暑期科技服务纪实之五

时间: 2013/07/14   作者: 管理科   点击:

集思广益出方案  团结一心为农民

 

湖南农业大学的农学博士团正在重庆各区县深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根据“一人入驻一企,一人联系一村”的要求,为当地的企业、农户提供帮助。76,身在潼南的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博士刘维帅从永川博士团得知了永川石笋山地区需要除草技术支撑。石笋山地区桂花、西瓜种植地施用除草剂效果不理想。当地农户希望找到见效快、对作物药害小的农药品种。

刘维帅博士研究方向为害虫抗药性,对杂草抗药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永川人民需要帮助,得知这一情况后,博士知道农民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不易,决心要想尽办法帮助永川农户解决这一难题。博士首先想到了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实验室做杂草研究的师兄。师兄未能在现场了解情况,且作物都种植5个月了,怕受药害,不敢轻易给出解决方案,于是保守地建议施用陶氏益农公司的开路生。博士认为这一方案不能完全杀灭狗尾草,又和实验室的周小毛教授和刘祥英副教授取得联系。两位专家在详细询问了博士当地的气温、海拔、主要虫害、农户施用的农药等相关情况后,教授给出了施用草胺膦加乙草胺的解决方案,刘副教授判断是过了施药时期,给出了施用草胺膦或高效盖草能的解决方案。实验室的其他同学都在刘博士导师的要求下,全力配合博士的工作,为重庆人民贡献一份力量,最后大家集思广益,给出的方案近10种。博士综合各方面信息,并结合石笋山的实际情况,在上午10点左右总结并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施用草胺膦加乙草胺。草铵膦以触杀为主,其内吸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没有杀根作用,对作物安全。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草胺膦可杀灭成熟的杂草;而乙草胺可杀灭幼芽幼根,抑制杂草萌发,两种农药同时施用可确保防治效果。另博士请农户注意施用草胺膦时药液不能喷到作物上,行间施药要加装盖或罩,以免产生药斑。

第二种方案是施用陶氏益农公司的开路生,即41%的草甘膦,每亩大约用150毫升。开路生是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茎叶喷雾处理。开路生可防治300多种杂草,使用面广,对人畜安全无毒,对环境友善。但喷药时注意使药液充分散布在杂草的茎叶表面,且施药时注意防止药雾漂移到作物上造成药害。

第三种方案是施用高效盖草能。高效盖草能是一种苗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能很快被禾本科杂草的叶子吸收,传导至整个植株,积累于植物分生组织,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导致脂肪酸合成受阻而杀死杂草。喷洒落入土壤中的药剂易被根部吸收,也能起杀草作用。

该解决方案被立即反馈给湖南农业大学永川博士团队员,上午10点半永川博士团队员为当地农户讲解了该方案和注意事项,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只用了一个半小时。

博士还分析了以前施用药剂后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为如下几点:一是农药质量问题。务必确保施用农药为正品(最好为先正达、孟山都、陶氏益农等国际大公司产品),非国内厂家贴牌甚至假冒生产;二是农户可能擅自混用、乱用,造成药效未充分发挥;三是过了防治适期,比如乙草胺是芽前施用,高效盖草能是苗后施用;四是杂草确实产生了抗性,这就要注意农药的轮施,不能每年都施用一种农药。

博士针对永川石笋山地区的实际情况,借助湖南农业大学农药学实验室的科研力量,集思广益,为永川石笋山的农户给出了杀灭杂草的方案,这不仅为石笋山的农户带去了好消息,更体现了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团深入重庆、造福民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希望博士的建议能被永川人民采纳,并让农户尽快解决杂草难题,喜获丰收。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