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中国梦之暑期科技服务纪实之一

时间: 2013/07/14   作者: 管理科   点击:

        78,由湖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117名博士生走进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防城港,由他们组成的“百名博士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户家里以及企业第一线,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科研阅历,为农户、企业和政府决策带来新鲜的血液和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

    710,在防城港市防城区许红寨、陈曦、林海燕、杜鸿标4名博士组成的湖南农大博士生服务分团,深入政府、企业进行调研。在防城区农业局,博士生们与农业局黄局长及相关领导就博士专业、研究方向和当地服务需求进行交流后,将会有1周时间深入农户和企业一线。

在农业局会议室交流过程中,一位柑橘果农在听闻农学博士在此座谈,随即向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许红寨咨询果园中柑橘树叶变黄的问题,博士在听取和实地观察了柑橘病叶症状,并了解了最近一段时期园内施肥、除虫等情况后,借助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平台,当即给果农指明了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施药浓度过高致使叶片受损,并对柑橘在不同季节如何施肥、除草等进行了指导。

    在企业访谈中,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许红寨、陈曦走访了防城区金花茶龙头企业——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在与企业总裁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企业现阶段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企业运作的情况。结合公司发展远景规划,两位博士给了公司有关规范管理运作并实施标准化ISO9000认证以及按照现代企业理念运作企业、建立公司网页、推行B2BC2C电子商务运作与市场拓展,并在金山茶基地建设、深加工以及劳动力储备、茶树栽植等方面的建议。在广西宝树金花茶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林海燕、杜鸿标两名茶学博士指出金花茶资源有限,生长期长,育种困难,主要是对金花茶的科研少,没有权威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茶农对科技研发意识不强,舍不得将金花茶的枝叶用于科研。在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白石牙保护站进行调研过程中,博士们了解发现当地出产的白石牙茶系纯天然野生茶,通过对该茶外形、口感的品评,认为该茶虽然加工制作比较原始,但口感怡人,回味悠长,极富开发价值。但该茶种并没有得到专业茶叶研究人员的研究与鉴定,茶叶具体品质成分、功效、审评、加工工艺的研究暂时处于空白状态。林海燕、杜鸿标博士分别收集了两份干茶样品,准备带回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茶叶审评与成分测定。这些建议得到企业管理层高度认可,并成功实现企业——学校科研对接。

    在区农机局调研时,博士们和农机局领导就购置补贴政策、农机需求与监测、农机服务与农民培训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这是本次活动的第一天活动剪影,本次活动共10天。博士们将分赴不同乡镇,农户家里,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科技服务。这将有助于湘农博士,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搭建学校到企业,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