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雷锋精神,“智”援春耕生产|园艺学院师生赴衡阳檀桥村,科技赋能春茶生产

时间: 2025/04/07   作者:   点击:

本网讯(园艺学院 郭书凝 王紫晴)春茶吐翠正当时,科技助农促振兴。3月29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沈程文教授率研究生团队,联合湘西自治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彭云、衡阳市茶叶研究所及农技中心专家,赴衡阳县檀桥村开展“智”援春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春茶生产关键环节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助力当地茶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专家团队对初步加工后的绿茶进行交流


当前正值春茶采摘黄金期,檀桥村“壹笑茶园”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对茶树长势、土壤墒情及病虫害情况进行系统调研。沈程文教授提出“分类管护+动态监测”的茶园防冻技术方案,并系统讲解春季茶园管理要点,包括水肥精准调控、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标准化科学采摘手法,破解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瓶颈。团队成员对茶农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技术落地见效。

在新建成的茶叶加工车间内,专家组对首条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全流程调试。通过优化杀青温度、揉捻压力及干燥时长等关键参数,成功试制出首批“金兰8号”“金兰2号”绿茶。经现场品鉴,茶样条索紧细、香气馥郁,为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标志着檀桥村茶叶加工实现从“经验型”向“数字化”的跨越

“专家不仅送技术,更教我们‘造血’!”茶农欧花感慨道。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与檀桥村建立“专家+农户+示范基地”联动机制,从品种选育、生态种植到标准化加工提供全产业链指导。此次活动中,专家组特别开设“田间课堂”,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等方式,帮助茶农掌握数字化茶园管理工具的使用,推动传统经验向标准化生产转型。

檀桥村党支部书记刘轶四表示,科技帮扶不仅解决了春茶生产的燃眉之急,更通过“手把手”带教培养本土技术骨干,“如今村里有了自己的‘土专家’,特色茶品牌建设和三产融合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沈程文教授指出:“科技兴农需扎根泥土、长效力。我们既要当好‘田间科学家’,更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让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产业效益!”据悉,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依托“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平台,在品种改良、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科技支撑。此次支农行动不仅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更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才培育的双轮驱动,为衡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专家团队茶园合影)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