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明,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中青年骨干教师,龙山县“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和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专家团队骨干成员之一。一直以来从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与综合利用以及中药材的品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龙山,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境内群山耸立,是湖南最偏远的县之一。2015年10月,刘德明响应省科技厅“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来到了湘西州龙山县,以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两个科研平台作为支撑,开启了他的科技扶贫之旅。
扶贫路上的赤诚之心“2004年本科毕业后,我在龙山县实习了一段时间,那里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我也正好擅长,所以就决定了。”谈及为何主动要求选派到最偏远的深度贫困地区湘西州龙山县,刘德明这样说。
刘德明对口援助的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企业。企业尚处于成立初期,种植基地在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都比较缺乏。
回忆起初到龙山县的那天,刘德明说:“那时候交通不发达,都是盘山公路,从长沙到那里用了20几个小时。”顾不上旅途的劳累,刚到受援单位的刘德明就赶往企业基地的培训中心,连续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
“中药材种植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土壤和水源。”在企业筹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时,为了选取最合适的基地进行种植,刘德明在倾盆大雨天,穿着雨衣,带上采集土壤的工具和便携式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检测工具,在几块待选的土地里采样、检测。雨太大,土壤稀松,一脚踩下去,一个坑,脚抬起来一堆泥巴黏在鞋上,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
“农民就是看天吃饭,已经快到中药材移栽的黄金季节了,我还要把这些土壤样品带回学校用更精准的仪器检测一遍,拖延不得。”刘德明说。
经过前期调研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刘德明帮公司选取了一块交通较为便利,土壤和灌溉水源基本上处于零污染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又根据龙山县的气候以及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将基地种植的品种做了合理的分区规划与整体布局,为后期的中药材示范基地的全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6月的一次逃生经历,更加坚定了刘德明要运用自己所学为龙山百姓做实事的决心。他回忆说,那天他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车主山等人去中药材示范基地的途中,罕见的泥石流倾泻而下,幸亏车主山凭借山区生活经验灵活处置,大家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刘德明说:“我要通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既让龙山老百姓永久留有绿水青山,也要让山林下长出一片片的‘金山银山’。”
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白芨因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行情保持上升发展态势,受到不少龙山县药企和药农的青睐,但因其野生资源枯竭,导致在人工培养种苗时种子的出芽率只有10%。
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实现白芨种植规模化,刘德明与团队成员一头扎进了研究中。种苗的培育需找到最适宜的材料作为培养基质,他和团队成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尝试了几十种方法,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林下仿野生人工繁育方式。
“将木材放置在外界腐烂半年模拟野生环境,淋上淘米水、米汤提供所需营养,以此找到了白芨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温度、湿度和生长基质。”刘德明介绍说。这一方法,不仅将白芨种苗成活率提高到99%,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种植白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龙山县也是全国最大的百合种植县之一,这里生产出来的百合色白、微苦、有机硒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百合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自身会向根际土壤分泌和释放限制百合生长的化感物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茬难题,影响了龙山县的百合产量和品质,制约着龙山县百合产业的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
针对这一难题,刘德明提出了百合的水旱轮作规范化栽培技术,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和百合专用肥并配合施用能够改良百合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菌剂,能有效的缓解百合种植用地紧张的问题。
入企业、跑合作社、走农户、引技术,龙山县到处都有刘德明忙碌的身影。两年多的时间,他几乎走遍龙山县15个乡镇的大中小型中药材产区,通过统一培训、单独讲解等方式提高种植人员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的技术水平。本着“充分利用资源,合理提高价值,尽量降低成本”的原则解决了当地许多种植方面的问题。
草本精华合作社理事长车主山提起刘德明时,也是赞不绝口:“这个从省城来的青年教师做事特别踏实。”
因地制宜拓宽致富路龙山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2%,耕地面积占8.5%。山地众多、可耕种面积少以及交通不发达限制了龙山县的发展空间。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刘德明一直在寻找一种可行度高的方法。
他对龙山县的土壤分布情况、历年的天气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合植物生长特点及生态需求,研究出了林药高效立体栽培技术。采用药材混种的方式,利用不同中药材的共生关系,按照各自最佳生态要求,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种群合理地组合在一起。该项目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立体空间,还达到了获取优质、较高产量药材的目的。目前该项目由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牵头建立研究示范基地。刘德明说:“现在只是在示范基地实施,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此外,刘德明还对龙山县各个乡镇的土壤理化性状做了初步的调研和检测分析,他发现部分乡镇的土壤中有效态的硒和总硒的含量都较高,同样也具备发展富硒药食两用中药材的潜力和优势。为此,刘德明及其科研团队已经开始着手于黄精、百合、猕猴桃等富硒品种的选育工作,为龙山县拓宽了发展空间和视野,增强了发展途径。
2016年,刘德明对口服务的企业获得了湖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特困户)”的模式实施了8000亩以上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同时也带动了1500户左右的农民走上了中药材种植的致富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能建立并完善产业链,湘西人民子孙后代就都可以富起来了。”刘德明说。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尽快完善产业链,刘德明建议由政府主导,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牵头在湘西州建立“两个中心一个基地”的中药材技术创新与科研支撑平台,并建议将龙山县恒龙中药业拓展有限公司纳入到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的规范化生产基地。
“现在首要任务就是帮助龙山县脱贫。”刘德明满怀期待,“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希望和我有共同理想的人可以聚集起来,将龙山县林药高效立体栽培的技术面向整个湘西州乃至全国推广,带动更多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
带着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发展中国优质中药材事业的赤诚之心,刘德明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湘西州龙山县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奔走,带领着这“世外桃源”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