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应斌:深耕“三农”孺子牛———访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多熟制种植模式与农艺技术创新平台主任邹应斌教授

时间:2017/09/15 06:47:00  来源:   作者:   点击:


邹应斌(左四),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原岗位 专家,农业部水稻生产专家指导组成员,“九五”和“十五”期间主持了国家重大攻关研究专题3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合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5 项(其中合作4 项)、国家发明专利2 项、国家计算机软 件著作权1 项、发表论文80 多篇、出版著作5 部。

 

一个人,用42年来走一条路,这条路一定会为他盛开动人的风景;

一个人,用42年来诠释一种角色,这种角色一定会沉淀出丰厚的回报;

一个人,用42年来践行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一定会在岁月中留下深深的感动。

在作物栽培研究领域,有一个人,42年致力于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途径的改革创新。三尺讲台、实验室、田间地头、各大学术交流会、基层农业推广会……在他的农学科研生涯里,经常上演着“变身记”。一方面,是农户们的“护田使者”,另一方面,是南方打通科研“最后一公里”的科学家。这便是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多熟制种植模式与农艺技术创新平台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邹应斌教授。

亲力亲为潜心“务农”

“做科研就是要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作物栽培是传统学科,很难出成果,邹应斌坚持了42年。

1978年,邹应斌毕业后留校工作,开启了科研教学生涯。

70年代做农学研究,仪器落后,环境艰苦。”邹应斌回忆当年的科研条件,只能靠计算尺、算盘来计算,再用三角板描坐标图。

1987年,邹应斌赴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进修作物生理生态,省吃俭用攒足了900美元,带回了研究室的第一台电脑。一股脑扎进水稻苗根生长发育系统的研究中。

电脑的助力,使得水稻生态模拟更为便捷,邹应斌也一直走在作物栽培领域前沿。

 “电脑里种不出庄稼,办公室出不来成果。”邹应斌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自己。脸晒脱皮,脚泡得发白,他早习以为常。

“农时的季节性很强,是不能耽误的。有的水稻田里有石头或玻璃,经常把脚划破,在路边摘点红茨木树叶,嚼碎后往伤口上敷下,继续下田干活。”邹应斌轻描淡写地说。

暑假是水稻收割的黄金期,邹应斌作为“双抢”的“一把手”,基本上没有休过暑假。天亮开工,天黑收工;晴天汗淋淋,雨天满身泥。他的学生心疼他太辛苦,劝他休息,他却笑着说:“下地干活还可以免费锻炼身体,这比按摩效果好得多,有什么辛苦的呢?

步步“精”心成就“三一”

一粒种、一棵苗、一兜禾———“三一栽培技术”。这便是邹应斌42年来跬步千里,对作物栽培学倾注心血的见证。

从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到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到现在的超级杂交稻“三一”栽培技术,邹应斌就是这样一步步完成了人工种植到机械插秧再到智能插秧的转变。这条研究路上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2014年,机插秧技术推广期间,邹应斌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江苏淮安有个个体户推销农机。邹应斌在与他询问对话中产生了极大兴趣和探究之心。于是,他马上飞往江苏,根据自己的设想,现场调整参数,改装农机,新造了一台专门适合杂交水稻播种的机器。

“这个电话解决了机插秧播种不均的问题。”杂交水稻用种量大,播种密,生产上一直存在导致秧苗素质不好、秧龄期短的问题。“三一栽培就是从生产环节逐个击破。”

“做科学研究需要灵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判断。”邹应斌说。

“我们通过光电比色机精选种子,印刷播种机单粒定位播种,可使杂交水稻种子用量减少2/3,每亩种子成本从130元左右下降到32元左右,降幅达75%。同时,单粒定位播种,秧龄延长10天,缓解了机插双季稻的季节矛盾。实践表明,该技术比多本机插栽培增产10%14%。”邹应斌说。

“三一”水稻栽培技术运用现代作物栽培学、现代机械工程科学与现代种植科学技术原理,突破了单粒定位播种、单本成苗、少种盘根、大兜取秧等单本密集机插秧关键技术,结合本田促控技术,集成了“一粒种、一颗苗、一兜禾”的“三一”栽培技术体系,为南方粮油多熟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躬行践履服务“三农”

“良种要依托好的技术才能体现其优越性,栽培技术就是最贴近‘三农’的科技服务。”由于农作时节性较强,要让农民接受认可一项新技术,任重而道远。邹应斌深知这一点,他每年都会抽大量的时间,去到各个省市县乡做新技术培训与示范,现场培训30次左右,团队下乡培训80次左右。

“今年水稻长势良好,穗粒大,结实率高,预计能增产20%,增加2万元的收益。”去年,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种粮大户陈冬科承包了170亩土地。在邹应斌的指导下,他通过杂交稻单本密植栽培技术,比往年少用了一半的种子,节省了1.8万元左右的种子成本。

作物栽培是多点试验,今年62岁的邹应斌,每周至少有2-3天去各个实验基地查看秧苗长势,而基地之间最近的也需要2个小时车程。

“科研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但对于农民可能是颗粒无收。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农民规避风险,解决难题。”

种粮大户段清明就是受惠的一员,2016年的一场低温冷害,使水稻大幅减产。邹应斌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刻赶往益阳,指导灾后生产,还为其作了100亩无偿示范,减少了损失。

多年来,他扑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放下架子走近千家万户,为农民“打通最后一公里”。“作物栽培技术是直接面向生产的,农民、基层农技人员非常需要。只有将实验室建在农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之路 薪火相传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邹应斌的教学地点在田间地头。三月备耕忙,在这个时间要找到邹应斌并不难———整天就耗在水稻田里,奔忙着指导水稻生产。“这是栽培专业的特性决定的。”邹应斌说。

“播种、量田、取样、收割等,每个步骤邹教授都会挽起裤子,赤脚下田带着我们干。”他的学生范龙对此很是佩服。

“做科学研究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能靠想象凭空产生,机遇是偶然的,看到机遇要抓住。”邹应斌说。学生们打趣道,教授连一根杂草也不“放过”,一定要追根究底,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想到其他人想不到的,抓住一次次的机遇。

“邹教授会提出想法让我们去思考、去实践,他就像‘元帅’给我们提供一个总思路。”范龙说。

2009年,在耘园的实验田里,冬天施过肥的片区杂草丛生,邹应斌凭借多年的经验断定,这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造成的。于是他提供资料,让同学们自主完善实验设计;再帮他们层层把关,用多种方法教同学们分析论文数据。带领同学们走访了28个县后,得出了杂草腐烂能补充土壤里有机质的结论。邹应斌告诉学生:“只有深入实地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

“邹老师丰富的阅历和创新的思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也会用他的方法来教导我的学生。”农学院的黄敏副教授是邹应斌指导的2009届的博士生,在作物栽培领域已经取得不少成果。

都说耕耘者手上的茧花,是秋收时的谷仓。深耕“三农”42载,邹应斌手上的茧花剪了又厚,梦想的种子发芽、拔节、抽穗扬花,最终变成农民谷仓里的粮、腰包里的钱。临近退休的邹应斌仍然割舍不下服务“三农”的情怀,他说,这个“农民教授”将会一直做下去,愿做深耕“三农”的孺子牛,继续播种新希望。

(摘自2017年9月15日《湖南农业大学校报》,记者 庹炼 王薇薇 学生记者 伍菲 曹希雅)

点击下载文件: